北京国际商会名称北京国际商会

所在位置:首页 > 经贸热点 > 正文

透视中国经济“压舱石”


2018年01月26日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专家圆桌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  张威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  赵萍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服务业研究室副主任  陈丽芬

(排名不分先后)

连续1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连续4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翻开2017年中国经济的“成绩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尤为明显。不仅如此,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消费结构亦在持续优化,升级态势明显。2018年,消费能否延续往昔荣光并释放更大潜能,更好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本报特邀业内权威专家,一同透视中国经济的“压舱石”。

Q1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当前中国的消费结构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即恩格尔系数从2016年的30.1%降到2017年的29.3%,反映出居民消费结构在改善。您认为当前中国消费结构改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哪个领域的结构改善给您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张威:从国际比较看,恩格尔系数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汇率因素、物价因素的干扰,是国际社会较为公认的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近年来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较快,反映出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这与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等因素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社会现实。

当前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改善突出表现为服务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引擎,如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居民的服务消费支出已经超过商品消费支出。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加速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享受型消费转变,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消费持续旺盛,电影票房收入增长了13.5%,旅游消费预计全年增速达15.5%。

陈丽芬:中国消费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商品消费结构优化,食品消费支出占比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二是服务消费占比提高,居民消费从物质型消费走向服务型消费趋势明显。三是城乡发展日益协调,乡村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城镇。四是区域消费结构日益平衡,东部地区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和支撑力量,同时中西部地区消费的增速也在不断加快。

农村消费加速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随着电商进农村、农商互联、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进,农产品上行加速,农村创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农村消费总量增加。

赵萍:当前中国消费结构改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商品消费增速整体保持稳定,但是在总消费中的占比明显下降,服务消费的占比和增速则明显提高。这意味着当前人们在消费方面从原来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转向了更多元化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二,商品消费结构也出现了明显改善,体现在生活必需品消费保持稳定增长,但在总消费当中的占比呈下降的走势,中高端消费占比和增速则明显提升。这意味着在商品消费方面,人们已经从生存型消费转向了发展型消费。

2017年,生活类服务消费需求旺盛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增速都非常快,随着上述领域供给短板逐渐补齐,消费释放得非常明显。以娱乐消费为例,2017年国产电影走出颓势,票房收入呈快速增长态势,《战狼2》以56.8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成为全年消费领域的一大亮点。

Q2

中国的消费已连续1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基数已经很大的背景下,您预计2018年消费还能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吗?2018年消费增长将呈现出怎样的态势?

张威:中国消费连续14年增长应该说来之不易,特别是在过去几年国际经济不景气、国内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消费也保持了较高增速,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稳定作用。在这背后,中国推出的一系列扩消费政策发挥了较好作用。

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6万亿元,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未来继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最主要的目标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单纯的规模扩张已经无法达到这一目的,结构升级将成为2018年消费发展最显著的态势,消费者的品牌、品质、品位意识将进一步提升,对质量和体验的消费诉求增加,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城乡区域消费差距持续缩小,消费的国际化程度提升。

赵萍:2018年中国消费仍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可能比2017年略低一点,但基本上还是能达到两位数增长。

预计2018年消费发展态势将呈现两大特点:第一,技术创新将引领消费进一步增长。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的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相关创新型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新产品、新服务种类会更多,从而刺激一些新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第二,消费将更趋平衡。无论是中东西部地区还是城镇与乡村,区域之间的消费增长都将更加平衡。此外,进口商品消费和国产商品消费也将比2017年更趋平衡。

整体来说,2018年中国消费增长的质量可能比之前更好,消费增长的持续性也会更加稳定。

陈丽芬:2018年消费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会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或下降,消费依然会发挥经济发展“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等将推动消费的区域结构更加均衡。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逐渐转向更高性能、更高品质和更高档次的新型消费,消费模式变得更加理性化和绿色化。新兴消费业态与消费体验将成为消费最大的热点和亮点,如信息消费、文化消费、体验消费等。消费环境治理得到强化,执法更趋严格。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消费供需两侧将更加适配,中国将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培育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的新供给、新动力,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层级以及丰富供给形态引领中国供给体系新常态,实现产品结构高端化调整,使有效供给更加充足。

Q3

消费已连续四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毋庸赘言。您认为2018年中国在扩消费方面还有哪些抓手?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还需做好哪些工作?

张威: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原因包括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初现,世界经济形势好转、外需增加等,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达到了58.8%,凸显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较为稳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部署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非常重要。从2018年来看,中国扩消费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看,2017年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为消费增长奠定了基础,居民对旅游、餐饮、娱乐、教育、养老等消费需求旺盛;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必将促进国内进口消费快速增长、境外消费回流显著增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流通领域的深度应用将使居民消费更加便利、安全、放心。从挑战看,中国仍需解决消费环境不够优化、消费者权益保障仍有待加强等问题,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陈丽芬:中国推动消费升级需完成四大任务:一是保供稳价适消费,注重发展农村消费与社区消费,惠及民生。推进传统零售渠道下沉,“下乡”布局。支持社区商业业态创新,推动商业融入居民的生活半径,满足社区全需、全时、全年龄消费。

二是转型升级促消费,推进存量优化与增量优质,促进产品、产业和服务升级。以传统行业升级优化存量供给,以新兴行业发展扩大增量供给,让供给侧跑赢需求端,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进产品品质升级,弘扬工匠精神,对标国际一流的供给体系,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经济升级,满足消费者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需求。

三是无中生有创消费,加快技术创新与精准供给结合,引领潮流。紧抓消费理念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消费方式向个性化和定制化转变的重要机遇,以技术创新和精准供给挖掘消费新潜力,培育消费新动力。

四是优化环境保消费,兼顾政府有为与市场有效,完善制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原则。以“政府有为有度、市场有序有效”为导向,内贸流通通过深化改革补齐制度短板,优化消费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在审批上做减法,在政策制度制定、服务企业上做加法。

赵萍:2018年为了保证消费平稳增长并进一步提升增长的质量,中国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要积极鼓励创新,通过创新来激发新的消费潜力,打造新的消费亮点。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降成本、补短板,为消费增长提供更大、更多的驱动力。

第二,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引导企业加强环境治理,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绿色有机健康的产品,从而引导消费理念转向绿色消费。与此同时,财政补贴、融资等方面的政策也要跟上,为绿色消费提供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第三,今年是中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战略安排落地的一年,在积极扩大进口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将通过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实施更精准的跨境电商政策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进口商品以及更便利的购买渠道。这有利于加快中国消费结构升级步伐,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得到提升。

第四,要破除当前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消费增长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文博会虚拟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