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商会名称北京国际商会

所在位置:首页 > 经贸热点 > 正文

促进消费升级 创建美好生活


2018年01月05日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充分发挥内贸流通对扩大消费的主力军作用

◎商务部原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理事长黄海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推出的六个方面主要任务中,第一项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实施的八大行动计划中,第一项是“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内贸流通在新时代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任务,应当努力成为扩大消费的主力军。

一是要努力扩大实物商品销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销售大国,但还有巨大的潜力。要适应消费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要看到消费主体单位正在由家庭转向个人,引导企业提供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品,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

二是要努力扩大服务消费。目前我国居民的总消费中,非实物的服务消费占比只有30%左右。提高服务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是世界各国从温饱走向小康阶段的普遍规律。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消费占消费总支出比重,将达到40%~45%,发达地区可以达到50%~60%。

三是要努力扩大中高端消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中高端消费作为新的增长点。这既是扩大消费规模的必然之路,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培育民族品牌,另一方面也要适当扩大进口,让国内市场成为国民中高端消费的主渠道和主战场。

四是要努力扩大农村和社区消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商贸领域,发展最不平衡、最不充分的就是农村和社区商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农村”的重要指示,扩大农村对城镇市场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社区商业直接关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方面的短板也必须补上,绝不能借口城市管理给居民造成不便。

全面推进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G30副理事长马龙龙

在2017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提出我国新时代商务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努力提前建成经贸强国,并针对未来5年提出六大发展任务,其中首要任务定位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扩大居民消费、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是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十八大报告也突出了“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表述;十九大报告更是直接指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十九大报告首次强调了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显示了国家对消费的重视正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然而,现实中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始终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在2000~2010年从46.7%持续下滑至35.6%的历史低点,之后虽有所回升,但截至2016年仍不足39%,显著低于2016年美国68.8%、英国65.5%、欧元区54.6%、金砖国家(不包括中国)58.5%的消费率水平。

中国居民的低消费率是高投资率挤出效应的结果。比较扣除折旧后的资本净回报率与经济增速之间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一国资本积累是否已经过度。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资本净回报率平均为6.8%,而同期的经济增速则达到了7.5%,由此可见我国资本积累已经过度。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增加居民消费必须以降低资本存量为前提,最理想状况是将资本存量降至能使消费最大化的黄金律水平。难以避免的是,从资本过度积累向黄金律稳态转变的过程中经济增速必然会显著下滑。面对这一必然选择,我国应当接受经济增长速度被经济增长质量替代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核心指标的现实。

深入研究美好生活新要求持续创造消费升级新需求

◎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G30副理事长刘普合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基本论断,为商务工作指明了战略方向。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提出的若干行动计划把“着力推动消费升级”摆在首项,也充分说明这项任务事关全局,具有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持续性的特点。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探索对消费升级的规律性认识,提高流通服务有效供给水平,是推进消费升级的有力思想武器。我认为,消费升级具有三个客观性或称规律性的现象。

不同人群生活方式变化与消费升级要求的统一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消费人口结构,不同的消费能力,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消费需求和消费服务方式。消费升级是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人们消费能力和消费理念的函数。消费升级具有客观性。

推动消费升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四个问题,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一是社区生活服务基本保障体系建设,二是老龄化人群的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三是保持中产阶层拉动消费升级和消费增长的动力,四是商业网店存量和增量总体结构的优化。通过完善解决这些问题的体制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满足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和消费升级的新需求。

满足消费需求与创造新消费市场的统一性

满足消费需求是我们长期的工作目标,但随着科技发展和引起的经济形态变化,我们越来越看到,融合创新不仅产生新技术、新产品,还创造出来新需求和新的服务业。智能手机和共享经济就是已经出现的现象,强大的科技创新渗透力一定会让我们面临更多的美好生活的“服务解决方案”。

消费升级和消费增长的历史是新需求不断被创造出来的历史,而且创造新需求的节奏更快了。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消费升级,在这场创新历程上,流通领域的企业家应该也一定有更大的作为。

新需求是创造出来的,引导新需求的消费市场方兴未艾。新消费市场是拉动消费升级的基本动力,鼓励流通领域的企业家创新服务新产品,创造消费新需求,开拓新消费服务领域,也是推动消费升级的必要措施。

推动消费升级要找好突破口和带动点

当前,我国消费升级面临非常复杂的局面。消费服务供给的不平衡里包含部分过充分因素,不充分里包含部分失衡的原因。必须肯定,我们作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整体跃上新水平,但也应看到,我们也面临一些长期在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老问题。影响消费升级的非商务因素还不少。流通服务供给还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交织在一起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又遇到深度老龄化和中产阶层成长等一系列新课题。

推动消费升级要找准突破口、带动点,注重市场机制作用。

对于商务部门来讲,消费升级主要集中于居民生活消费领域。这就要求我们要用新思路细分市场,梳理不同人群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的要求,并提炼为消费及消费升级的需求,建立消费升级的测评体系,推行精准升级的行动计划,把落脚点放在促进消费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上,从而带动市场基础机制的不断完善。

创新引领中国经济前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研究员荆林波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应当为所处的时代庆幸,为我们所处的国度庆幸。我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当下的创新者。

传统的需求侧已难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中国经济告别了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从年均增长9.8%下降到7%以内。自2015年11月以来,中央高层提出“供给侧改革”,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中国式创新的新阶段,传统的需求侧“三驾马车”已经难以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从投资来看,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各类要素成本攀升等因素影响企业投资意愿,导致金融机构惜贷慎贷,民间投资动力减弱。此外,投资资金来源不足,中央财政收支趋紧,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偿债规模滚动扩大,土地收入、融资平台等传统政府资金渠道受到抑制,真正意义上的PPP(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实质性进展远远低于预期,中央可调用的引导性建设资金规模相对有限,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基建投资增长。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日益显现

从进出口来看,2015年,我国进出口总值39586亿美元,同比下降8.0%,为200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虽然,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等因素,有助于稳定外贸增长,但外贸形势并不乐观。

目前,只有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现。2011~2014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4.8%,高于投资贡献率7.8个百分点。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5年突破30万亿元大关。2015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消费升级的六大方向,主要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旨在通过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培育形成新供给的力量。根据“十三五”规划建议,要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因此,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在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会进一步得到发挥,特别是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预计到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50万亿元。

提高人口素质与创新并行

中国人口红利日渐减弱,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关注人口数量的同时,还必须关注人口质量,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比拼才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从供给侧的改革而言,中国未来将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下功夫,并且与创新并行,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动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也就是说,经济动力的新常态需要供给侧改革来引领——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这都是构成中国式创新的新内涵。

以消费新变化为导向推进流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是基于我国已经稳定解决十几亿人民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发展成就,也是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从高增长向高质量阶段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调整加快,消费领域已经展现的新变化新需求。

新消费及其相关消费新增长点的加快发展,将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实现高质量增长注入巨大市场动力,极大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引领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促进服务业特别是各类消费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也将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带动我国国际消费中心的快速崛起,并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消费环境的提升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在此过程中,内贸流通领域将成为一系列新消费实现的关键环节,更加需要以消费新变化为导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服务、技术、模式、组织、供应链等一系列创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期待,推动消费驱动内贸流通高质量发展格局的加快形成。

促进消费升级的战略选择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王成荣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均提出促进消费升级问题,我认为其现实意义有二:一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入瓶颈期,单纯依靠扩大市场的外延式发展,难以为继。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5年来,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3年的47%提升至2016年的64.6%,2017年上半年回落到63.4%。突破瓶颈,促进消费升级,提高商业发展质量,是继续发挥消费拉动经济火车头作用的重要战略选择。二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流通角度看,当前优先的战略选择就是在继续稳定市场的同时,促进消费升级,促进流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如何促进消费升级是一篇大文章,从流通角度看,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深化商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商品供给品质。《福布斯》预测中国现有中产阶级人口超过2亿,而且在快速增加,这个群体是中国消费升级潜力最大的群体。而且,麦肯锡2016年出台的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称50%的消费者追求最优质的产品,这一比例在逐年提高。要满足这些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改变商品供给结构和提高质量,促进品牌发展,促进进口消费品降税,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商品。

二是扩大服务消费,丰富消费内涵。从世界各国消费升级的历史看,商品消费占比逐渐下降、服务消费逐渐上升,是一种规律。这几年我国消费市场也出现这一明显趋势。目前,我国健康医疗、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信息通信等消费领域出现良好发展势头,餐饮业、旅游业也展现巨大发展空间。在政策和发展环境上,推动这些服务消费的增长,创新服务消费内容,提升服务消费品质,是推动总体消费升级的战略举措。

三是发展智慧商业,提升消费体验和满意度。近几年来我国电商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零售革命,给消费者带来便捷、实惠,但同时也刺激了大量低端制造,带来城市物流混乱,交通、环境问题突出。这与我国高端制造发展背道而驰,与人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背道而驰。所以,应大力发展智慧商业、智能零售。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和各种人工智能等先进零售技术,“实时感知”消费者需求,实现向上与线下的结合,增加消费者的体验,满足人们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全方位需求。不管未来消费者生活方式怎样变化,人类追求的东西,一定不只是数量,而是质量、个性、品位。推动消费升级,就是要在满足消费者便捷、便宜需要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满足其个性、社交、快乐体验、绿色和健康、尊重和享受等需要上。因此,发展智慧商业、智能零售,是从微观层面促进消费升级的战略选择。

创建美好生活需协同利用消费升级三大推力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郑勇军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已经从投资主导阶段转向消费主导阶段,能否做足做好消费升级这篇大文章,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保持有质量的中高速增长的关键,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要抓住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历史性大机遇,必须充分激发和利用好以下三大消费升级推力:

一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消费者推力。当前,无论是消费结构还是消费水平,无论是消费产品还是消费渠道,从抢着买,到挑着买,再到个性买,从买吃穿,到买住行,再到文娱游,都预示着国内消费市场已经完成了一个消费时代的转化。消费行为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物质需求的满足,更多地是追求身、心、灵的不同体验,消费个性化、多元化、复合化、体验化等趋势,人民群众最求更美好生活,正在激发出史无前例的消费升级推力。

二是通过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获利的厂商推力。如果说消费者力量是消费升级的需求侧推力,那么,作为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厂商是消费升级的供给侧推力。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化、多元化、复合化需求,厂商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服务、渠道、业态及各项服务,完善内部管理,优化供应链。这些厂商行为都将从供给侧促进消费升级。

三是通过促进消费增长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政府推力。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需要科学施政、积极作为的政府。在促进消费升级方面,政府需要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和法制建设,破除阻碍消费升级的需求侧和供给侧障碍,为消费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需要加强各类消费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消费持续增长,优化消费供给结构,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政府不仅要扮好政府的消费升级推动者角色,还要协调好消费升级的消费者和厂商两股推动力,同时做好经营者合法利益保护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文博会虚拟展馆